有些事,有的人一做就是一輩子,原九三學社湖州長興縣支社主委、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周述尹就是這樣。埋首鉆研、筆耕不輟、積極建言,在他身上,我們看到了愛國的質樸、科學的求真和民主的使命感。
到農村去 扎根田野
出生于醫學世家的周述尹從小立志學醫,但按照組織安排,高考后他從心儀的醫科大學轉到浙農大植保系。醫學可以造福人類,農學一樣可以報效祖國。他很快就調整好心態,努力學習,以全優的成績通過畢業考試,論文還在國家級專業技術雜志《植物保護》上發表。
“那時候呀,當地農民都喊我們‘捉蟲的’?!睉浧鹜?,有苦有甜。1965年,周述尹被分配到長興縣農業局縣城外的病蟲測報站工作,每天就是卷起褲腿,下到水稻田里調查和觀察病蟲情況。由于技術手段落后,田間調查的工作量很大,少則一天調查十幾塊田,多時幾十塊,遇到發報緊張時,不管刮風下雨還是身體有病,都要下田。下田就怕螞蟥咬,有時一只腳上會叮上好幾條,常常傷口紅腫,血流不止。測報站里原有的四個人,也只剩下周述尹一人。每當夜闌人靜、疲憊不堪時,他也灰心動搖過,但年輕的周述尹硬是憑著一股倔強的使命感堅持了下來。
工作固然艱苦,但周述尹從廣闊的田野中掌握了許多第一手的珍貴知識。每當利用專業知識控制住病害,指導農民提高糧食產量時,他就會感到工作是有意義、有樂趣的。就這樣,周述尹安下心來,扎根在田野鉆研,在病蟲測報站一干就是十幾年。正所謂,時代的風把他吹到哪里,他就在哪里生根發芽,用畢生所學回報這片土地。
潛心克難 與水稻“癌癥”戰斗
1981年,一場全縣性的、被農民稱為水稻“癌癥”的白葉枯病襲擊了長興。全縣有9.3萬畝中晚稻發病,即將收割的水稻面臨大面積嚴重減產。眼睜睜看著豐收的希望付之東流,農民的焦慮神情讓周述尹寢食難安。他帶著一份內疚深入病區調查,發現水稻生育后期感病性仍有很大差異,只要用藥劑重點防護,病害并非不可控。但是,國內在這方面卻沒有任何研究報道,于是他決定徹底探索白葉枯病的奧秘,填補這個空白。
周述尹帶領課題組因陋就簡,土法上馬,立即開展研究工作。他們這一干就是五六年,最后終于查清了水稻抽穗期對白葉枯病感病性的影響。期間,他為了借鑒日本對水稻病害研究的先進技術,還自學日語,自費訂閱日文刊物,并系統學習了數理統計以及電腦basic語言等。
耕耘終有收獲。1987年白葉枯病感病性研究課題通過了鑒定。周述尹又到發病最重的南張浜村搞防治示范點,很快就控制了病害,使該村重新恢復為全縣有名的水稻高產村。他的三篇關于臺風年份防治白葉枯病新策略的論文,在農業部和省級刊物上一經發表,立即引起了全國同行的重視。農業部全國植??傉竞褪≈脖U窘M織了湖南、湖北、江西及省內28個縣(市、區),緊鑼密鼓地來到長興南張浜村考察。因在白葉枯病基礎研究上取得的新進展,周述尹還受邀參加了浙江省《糧油作物病蟲鼠害預測預報》一書中“稻白葉枯病”篇章的編寫,經推薦還獨自編著《水稻常用農藥》,兩書均由上??萍汲霭嫔绯霭姘l行。之后,他晉升為全縣第一位高級農藝師,被評為湖州市突出貢獻專業技術人才、浙江省農業廳先進工作者和全國優秀僑眷知識分子。他參與的項目獲得國家級和農牧漁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各一項,主持的項目獲省、市、縣科技進步獎七項。1993年,周述尹獲得國務院特殊津貼榮譽。1994年,他主持的水稻病蟲綜合防治課題被評為長興縣建國以來十大科技成果之一。
敢建諍言 為一抹本真底色
稻穗成熟了,遍地鋪金。人們往往只會驚羨那金色的豐收場景,卻不了解當初的播種與耕耘浸透了多少艱辛的汗水。作為一名九三學社社員,周述尹也把一絲不茍的科研精神帶到了參政議政和組織工作中。他曾是社省委參政議政特約研究員和縣政府專家咨詢委成員,提出過許多有分量的建議,如向省政協提交的關于開發太湖浙江沿岸經濟帶的提案,要求將長興縣列為全國商品糧基地建設縣的提案,都被批準立項。
在長興,他的直言不諱和他的科技貢獻一樣有名?!俺S腥苏f我迂,不懂世故人情?!彼恍Φ?,這是性格使然,也是職責所在。2004年,針對蓄電池企業的污染問題,他提交了題為《適當調整經濟社會發展思路——談對治理污染等問題的看法》的提案,這在當時并不符合縣委、縣政府的主基調。但周述尹在縣政府常務會議上坦陳觀點,據理力爭,第二年全縣即開展了蓄電池行業大整頓。之后,針對如何推進縣域經濟跨越式發展的問題,年過七旬的周述尹又提了不同看法,時任縣委書記特意批轉每一名縣委常委和相關部門。
這么多年來,周述尹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始終守持知識分子實事求是的本真底色,得到了大家發自心底的尊重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