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首場記者會3月5日下午3時在人民大會堂三樓金色大廳舉行。九三學社中央主席武維華與民主黨派中央和全國工商聯領導人一道,出席記者會并回答記者提問。
武維華首先簡要介紹了九三學社的基本情況。
九三學社是以科學技術界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的民主黨派。前身為抗戰后期在重慶有一批進步學者自發組織起的民主科學座談會,1945年9月3日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更名為九三座談會,后又改稱為九三學社。自九三學社創建之日起,九三學社始終秉承愛國、民主、科學的優良傳統,同中國共產黨風雨同舟、共同奮斗。70多年來,九三學社很多前輩為我國的科技事業作出了卓越貢獻,包括有王淦昌、鄧稼先等5位先生獲得了“兩彈一星”功勛獎章,還有王選、黃昆等5位先生榮獲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等。進入新時代,也涌現了一批在科技前沿領域取得重要科研成果的社員,比如大家很熟悉的,現任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我國著名的量子物理學家潘建偉先生,還有材料科學家盧柯先生、劉忠范先生等。目前,九三學社在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建立了組織,有社員近21萬人。
過去五年,九三學社充分發揮自身界別優勢,緊緊圍繞黨和國家中心任務參政履職,聚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和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積極建言獻策;扎實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和長江生態環境保護民主監督工作,在助力精準脫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生態文明建設以及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方面取得了新成績。
中國新聞社、中國新聞網記者:今年1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同黨外人士座談并共迎新春時強調,希望各民主黨派把多黨合作所長和中心大局所需結合起來。請問主席們,如何理解“所長”和“所需”之間的關系?另外,過去十年黨和國家重大戰略部署,尤其是應對重大風險挑戰中,我們的民主黨派是如何參與其中并發揮獨特作用的?謝謝。
武維華:九三學社的特色和優勢是科技,我們認為推動科技創新應該是我們的所長,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加快建設科技強國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中心大局的所需。發揮我們的所長服務于中心大局的所需履職盡責,這應該是我們民主黨派義不容辭的責任。
我舉個例子,在助推加快建設科技強國的調研工作中,我們這幾年連續關注的一個重點就是如何提升企業的創新能力?!捌髽I是創新的主體”,自2018年以來,我們到很多企業廣泛調研,發現一些企業存在研發動力不足、投入不足的情況,我們說到科技創新,其中最重要的兩個關鍵因素:一是要有高水平人才,二是要有足夠的投入。
經過持續的調研求證,聚焦到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小切口”。因為這個政策對激勵和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是有非常積極的促進作用的,但是在政策落實中還存在一些適用企業范圍較窄、扣除比例較低等等問題。在調研的基礎上,我們還通過九三學社“科學座談會”等議政平臺分析研討,以多種協商渠道提出建議,在全國政協也提交了《關于強化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導向作用 推動企業開展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提案》,對推動相關政策的出臺提供了有益的參考,相關政策的實施有效提升了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的積極性。
大家可能注意到,今天上午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有一段話,就是過去幾年不斷提高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將制造業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分別從50%、75%提高至100%,并階段性擴大到所有適用行業,對企業投入基礎研究、購置科研設備給予政策支持,各類支持創新的稅收優惠政策年度規模已超過萬億元。企業研發投入保持兩位數的增長,一大批創新企業脫穎而出。所以這項政策的實施確實發揮了非常積極的作用。大家注意到前一段公布的,我們國家在研發投入上有很大的增長,總量已經超過了3萬億元。
另外,近年來九三學社積極發揮人才智力優勢,更加緊密服務于國家創新驅動戰略實施,直接為經濟社會發展中心任務服務。我們先后與海南、內蒙古、安徽、河南、寧夏等省區簽訂了有關推動科技創新戰略合作協議,目前也都取得了一些成績,我們還將繼續努力,拓展合作深度和廣度,將我們的所長與經濟社會發展的中心大局的所需緊密地結合起來,貢獻我們的力量。
光明日報記者:當下,世界上科技競爭日趨激烈。請問九三學社中央武維華主席,作為與科技界緊密聯系的民主黨派,在助力和加快建設科技強國方面能夠發揮什么樣的獨特作用?謝謝。
武維華:由于時間關系,我也簡要地回答一下,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中共二十大從長遠發展戰略的高度,把握國內外發展大勢,對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行了前瞻性的部署。大家注意到,二十大報告首次單獨成章對教育、科技、人才工作進行了統籌部署,充分彰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對于教育、科技、人才事業的高度重視。
中共十八大以來,我國基礎研究不斷加強,科技創新能力顯著提升,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突破,實現了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的歷史性突破。進入新時代新征程,要“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與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對科技創新能力提升有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強的步伐,明確指出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等一系列重大戰略,就是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實的戰略支撐。
圍繞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主動作為、履職盡責,是民主黨派發揮作用的重要體現,也是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的優勢所在、價值所在。作為以科技界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九三學社與科技界聯系密切,過去70多年,九三學社廣大社員始終堅持圍繞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尤其是在科教興國方面積極建言資政、凝聚科技界共識。例如,早在上世紀50年代,應該是在1956年,我們就有66位社員參加了當時的“12年科技發展規劃”的編制。也是在50年代,也有十多位同志榮獲了新中國的首屆國家自然科學獎。再比如,1986年,九三學社的一些成員,包括王淦昌、陳芳允等,提出了要跟蹤世界先進水平,發展我國的高技術,推動了大家所熟悉的“863”計劃出臺。最近十幾年來,九三學社堅持圍繞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等深入調研、積極建言獻策。
新時代新征程,九三學社作為科技特色鮮明的民主黨派,我們將進一步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助力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首先,要堅持中國共產黨對科技事業的全面領導,大力弘揚九三學社愛國、民主、科學的優良傳統,激發所聯系科技工作者勇攀科技高峰、攻克核心技術的干勁和韌性,為我國科技自立自強不懈努力。其次,要緊緊圍繞落實中共二十大的戰略部署,積極履職盡責,議政建言,聚焦健全科技創新新型舉國體制,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加強基礎研究、提升企業創新能力、激發人才創新活力等方面的重要問題,深入調查研究,積極建言獻策。第三,要把更多的優秀科技人才團結在中國共產黨的周圍,引導動員大家共同為科技自立自強而奮斗。支持和鼓勵廣大九三學社成員和所聯系的科技工作者,將科技創新發展與中國式現代化的特征和需求結合起來,瞄準重大前沿科學問題的關鍵核心技術,執著追求、攻堅克難,為實現科技自立自強建功立業。我就回答這些。謝謝。